A 股建筑行业共32 家公司披露2021 年CSR 报告。占中信建筑行业155 家公司的23.5%,与A 股25%的披露率接近。由于部分央企(中铝国际、中国中冶、中国中铁、中国铁建、中国能建、中国交建)是A+H 上市,港交所对于披露CSR 报告的要求更加严格,这些公司CSR 报告在页数、报告编制准则、实质性议题、与利益相关者沟通、董事会声明上都做了充分的讨论,报告更加具有系统性。 环境(E):央企定量披露更详实,但口径存在差异。定性来看,A+H 的央企在涉及的方面篇幅都很长且案例详实。民企的表现则差一些,披露不够详细,更多的在环境政策给公司带来什么业务机遇上进行重点陈述。目前有少量央企和地方国企参与绿色金融,建筑企业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比例较去年提升但仍相对较小。定量指标方面,各公司存在统计口径差异,因此自身纵向比较更有意义。大建筑央企、部分地方国企的单位产值能耗、碳强度这几年在逐步下降,这体现了这些公司在工艺工法上的改变以及不断加深的环保意识。 社会(S):央企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。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,在社会6个主题的定性描述上都有涉及,较环境方面好很多。社会相关定量指标存在如下特点:1、指标数量较环境指标明显增加;2、这些指标口径较为统一,可比性加强;3、披露社会定量指标的公司增加,但仍以国企为主。部分大央企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,并对员工进行多样化培训助力其快速成长。此外,央企重视开展研发活动,专利产出保持高位并持续增长。 公司治理(G):国企披露较多保护中小投资者内容。定性披露上,各公司的披露差异不会太大,大部分公司会把机构设置和运作情况披露出来。许多公司在2021 年的报告中说明了其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,部分央企还会针对性的披露一下廉政建设等内容。定量比较,国企在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,其对于投资者沟通场次、合规法务培训上都有详尽披露。2021年证监会对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次数的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,国企由于许多重大投资项目需要专人批准,会议次数要高于民企。 建筑行业在ESG 评价体系中排名靠前,未来ESG 基金建筑行业持仓有望提升。在所有公司都有评级的体系中,央企及大型地方国企比其他公司分数更高。从行业整体来看,建筑业在华证ESG 评级位列所有行业第四、Wind ESG 评分中位列第五。目前国内ESG 基金建筑行业持仓较低,占比仅0.15%,远低于中证ESG100 建筑权重7.41%、沪深300ESG 建筑权重2.38%、美日欧相关ESG 基金建筑权重。这可能是由于部分主动型基金投资风格尚未转变,但随着国内主动型ESG 基金规模的增长,其持仓行业分布会逐渐向国际持仓标准靠拢,未来有望实现对建筑行业的持仓规模、占比双增长。 风险提示:ESG 评分仅是ESG 基金持仓变化的参考因素之一;监管机构对CSR 报告规范性政策要求落地不及预期;国内ESG 评级规范性不及预期。 (文章来源:招商证券) 文章来源:招商证券开设美国分公司:L1高管签证律师 https://www.xulawgroup.com/l1visa-chinese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